Monday, March 8, 2004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2004

这是好几年前的一个旧文.不知那时写了放哪里了.这次整理硬盘发现了就放上来吧.
不是都说,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么.看看以前的痕迹,也是好玩.

再回头看,我的G5在哪里了呢?摄像机也坏掉了.相机倒是升了级,改尼家的单反了.摄像机似乎也得寻思再败一个.哎呀,真是浪费呀.




----------------

03/08/2004

今天带了宝宝去做了二岁的体检.从上次体检到今天一晃就半年过去了,差不多也是我们到了美国的半年后.宝宝也终于满了两岁了,看着日益成熟的湘湘,与过去的日子相比,心里多了许多的安慰.正如晓荣今晚吃饭时说的,孩子两岁后就给父母带来回报了:不用一直抱着他了,也不用老是担心他了,现在坐在一边看着湘湘自己一个人独自地,带着各种想像力地玩耍,也的确让人感觉到两年的努力和心血终究慢慢迎来的花开和果实.说到湘湘的成熟,真是一点都不夸张,今天在医生给他做检查时,竟然一点都不乱哭和乱叫,全然没有其他小孩那种哭喊连天的场景,我在一边看得内心里处处都是唏嘘和感动:要知道数分钟前,进到体检室时,还一个劲地嚷着:this way,this way(跟体检护士学的,当体检护士领着我们进体检室时,就说this way,结果被湘湘马上活学活用,指着另一条相反的道路,狂叫this way ,this way).后来进去后,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我们又给他转移注意力,看看杂志或者是马路边上的大汽车,真等到医生来作检查时,反而没有开始那么害怕和紧张了-----我不由地佩服他.我想,对他而言,做到这些着实不容易.



这次体检,湘湘的身高有87cm,体重约13kg.根据体检医生的说法,体重略高于平均水平,而身高略低于平均水平.这下搞得晓荣心里有了想法,怎么湘湘个子反而降下去了呢.在上次一岁半体检的时候,湘湘的身高还上了75%的水平-----搞得湘湘妈妈有点闷闷不乐----无论如何,她可是最担心宝宝的身高象他父亲了-----那可就亏大方了.哈哈.我就试着安慰她说,要知道,这可是在美国,这个平均数据是根据美国的儿童得来的.这个潜台词就是说,呵呵,要放在中国,宝宝还是属于偏高类型-----湘湘妈妈听了就似乎有些释然了,晚饭也就又多吃了一点:).而实际上,好象我曾经在哪里看到过,在比较中美儿童的体质时,有数据表明在儿童期,中国儿童普遍要略优于美国儿童,而成年后,就大大不如了.嘿嘿,可这个倒是不能讲给妈妈听的,否则……不过呢,湘湘妈妈一向心态还算可以,回来的路上就如是说,好好,都是平均水平,既不要神童,也不要笨蛋,平均最好!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今天除了看到儿子的健康成长让人高兴外,另一个让我兴奋的事情就是我的canon G5终于到了.今天天气非常的好,天空蓝得连朵云都没有,中午我就乐颠颠地拿着我的nikon2500去学校校园拍那个教堂.等到回到lab,呵呵,就发现我的G5已经乖乖地在我的桌子上了.从上个星期四order,今天就到了,如果按工作日算,也就才3天.当然,实际上把周末算进去就对了,差不多5天的样子.看来,以后从网络上买东西,最好地就是在周四order,这样就可以不用化2-3三天的快运费了(想想自己那个canon operta10的摄像机就花了二十几刀的快运费,真是亏呀,偏偏那时如果选择ground,还是免费的shipping.).拿到这个G5,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是哪里生产的----如果,是从机器到说明书全部都是Made in Japan.跟我那个摄像机一模一样.看来这个小日本果然不是东西,早就听说日本人把最好的东西都放在欧美市场,给中国的就差那么个档次.没办法,虽然我们还得买他的东西,但依然忍不住顺便要骂上两句----反正这辈子也无法做一个抵制日货的爱国者了------真是TMD.什么时候咱们中国产的东东也能象小日本的那么NB呢.



除了G5,同时我还order了一个G5的转接环,呵呵,这个倒是中国产的了----再次应征了,咱们中国虽然有所谓的世界工厂的美名,可尽生产一些拿不出手的小玩意.一上了大家伙,什么电器呀,汽车呀,大家就纷纷该买哪儿买哪儿了.真是可悲可叹又可气.说到这里,我还真是有个一直奇怪的想法,在国内就听说什么海尔呀,海信呀,不是NB的很么,在欧美很有市场,可到现在,我在当地的几个超市了,除了一次在walmart看到过海信的大屏幕彩电外,其他的大家伙都没找到,心里就一直纳闷,这些在国内的名腿,巨腿,都把脚插欧美的哪里了呢?

Tuesday, March 2, 2004

04年旧文:美国的蓝天白云

这是篇旧文,那时刚来美国不久,2004年三月写的.因为拍了个照片,美国的蓝天白云,当时觉得特好玩,因为国内这么久没看过这样的蓝天白云,就把照片放 到了国内一个论坛上.并写了感慨.结果召来许多骂锵声.就写了这篇小文.以示回应.今天看到牛博上一篇文章,觉得不正是反映了当年我提出的这种问题和困惑 么?呵呵,可见俺当年是多么的目光如炬.





-----------------
呵呵,真没想到, 可能的确是我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什么味道让有些同志产生激动情绪了.我看到这边的蓝天白云时是很有些感慨,要知道,我在湖南长沙生活了14年,这样的天气可 是个小概率事件,我是想说在这14年了,我亲自感觉到了长沙市的经济发展和所谓的市容变化,比如,马路越来越宽了,车子越来越多了,也有了大片的绿化广场 了,原来绿荫可盖头的老街也改成类似北京王府井的步行街了(呵呵,不知是不是全国的步行街都是跟王府井学的?).同时也感觉到的就是所谓的蓝天越来越少 了,灰尘越来越多了,马路边上的老树全砍掉了,整个城市就是个建筑工地.好像是在2002年,10月,长沙的灰尘指数(不太清楚是不是这么说法),上了全 国的榜首.更重要的是,长沙正在失去一个城市的特点和个性.我想,这种大规模城市整容的情况几乎在全国到处可见.结果呢,我们获得的都是个个千篇一律的所谓的大都市.每个城市都变成了差不多的样子,每个城市都在拼命向北京,上海学习------我不知道是不是城市改建的现代化就必须要走这条道路.


我 现在居住的是类似于我们湖南长沙的一个美国城市,也是一个州的省会,名字可能都没多少人知道,叫NASHVILLE.这个城市如果用我们常见的都市概念来 讲的话,可能也就和我们国内的农村差不多了:,既没什么热闹的场所,诳个街也得开车.最近的walmart也在15公里外,中国人常去买菜的商店,得化上 半小时车程.也没什么到处可见的高楼大厦,我所在的学校建筑都好象是几百年前的,更有趣的是,在附近看到一个新的house从无到有的诞生, 最后一看,那样子说出去肯定让人无法相信那个是全新的房子.总之,单从外观上看和感觉,国内许多的省会都要比这里来得更让我们容易接受-----要是中国 人第一个看到的美国,不是纽约,也不是三番市,而是这个城市的话,几乎人人都会说这哪里象个资本主义呀,没劲没劲,还是在咱国内气派多了.而事实上,我想 或许这样的城市在美国才是沉默的大多数,正如,我们的北京和上海也无法代表咱中国城市的真正状况.但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城市好像都热衷于向北京上海看齐 --------城市的商业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城建的中心内容.

我在这一个看上去象中国农村的美国城市里生活了才半年多,期间, 自然就会与在国内时的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和感受,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感受实际上是我对所谓现代化这个名词含义的思考,或者说是困惑----我是想说,对于一个 城市而言,是不是高楼大厦就代表了现代化?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不是有车有房了就是现代化?

哎呀,不扯了,太远了,从照片谈到了这些东东, 真够累的.还是小色兔说的对,大家都放轻松点,不管在哪里,也不管是干什么的,只要你热爱现在你所拥有的生活,然后对于各类色友而言,也愿意把这样的生活 表现出来,那就是最好的-----实在没必要对人家是洗碗的就来个呸,您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