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2, 2009

Life is short. Have an Affair

好久没写博客了。自从今年暑假回去看了病重的老父亲。回来家里也发生了些惊讶的变化。夫人怪我为什么不更新了。我则觉得报喜不报忧的博客很难坚持下去,如果你无法流露所有的真感情。比如谈到老三事件时,孩子他妈还觉得不相信,当我说我的心也曾经的碎过。

我说我不愿意太去想他,宁可忘掉。

----------------

今天给一个朋友回了封信,谈到了最近看到的一个趣闻。正好,近来跟孩子他妈就这个话题也有所交流,而且孩子他妈跟以前的高中同学联系上了。这个事实显然让她有些兴奋,连续几天晚上等孩子睡觉了,爬起来跟老同学打电话聊天,还不许我偷听。呵呵,孩子他妈还真不容易。

--------------------



其实上次还想跟你讲个有趣的新闻的。这个新闻我也是在这边中文的报纸上才看到,然后才去追踪了一下。觉得很是好玩,很黄,不过,一点都不暴力,反而很柔情。先贴个图看看。然后给个链接: http://www.ashleymadison.com/。这个网站前一阵子,在洛杉矶搞了很大的广告牌,就把这句话放在了上面。看着很雷人,是吧。呵呵,很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也是同感。所以,很快,这个广告牌就因为愤怒的民意给撤下来了。不过,广告的效果已经达到了。这个网站的创办者在接受美国著名的访谈主持人Larry King提问道: 你这个丧尽天良的家伙,为什么要靠伤害他人的家庭来谋生呢?他面无表情地回答说: people who cheat will do it with or without her billboard.. 这家网站号称有400多万会员。那个中文报纸说其中的亚裔会员高达20万。

根据http://www.truthaboutdeception.com/,其中有些关于Affair的有趣事实:

1.美国有30-60%已婚人士有过不忠行为。这个数字非常保守,考虑到美国将近50%的离婚率。
2. 研究表明,大约2-3%的小孩为非婚所生,其中大部分不知道自己的养父并不是生父。
3.不忠行为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间越来越普遍。专家倾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男女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年轻人喜欢在结婚前尽情享受男女关系。
4.并不存在所谓明显的欺骗朕兆,但往往,在事后,奸情总是败露了。所谓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最近典型的实例就是高尔夫巨星老虎了(Tiger Woods)。
5.通常来讲,男人比女人要更容易不忠些。不过,随着女性主义高涨和经济独立自强不息的女性的增多,女性也越来越愿意执行不忠的权利了。
6.大多数情况下,不忠并没有导致婚姻破灭。
7.在情感上,一次喜欢上两个人是有可能的。但在实践中,要同时爱两个人则困难得多。
8.随着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的增加,发生在办公室的罗曼史也越来越多了。想想也是,每天我们与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要大大超过夫妻在一起的时间。
9.不用怀疑了,互联网,email,聊天室导致了更多的不忠行为。
10.多数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做出决定是否要不忠。不忠更多的发生在当时那一刹那的氛围和情感。
11.跟肉体的不忠相比,有时,情感上的不忠同样能导致相同甚至更多的痛苦和不堪。
12. 非常不幸的是,很多人往往都是在婚后才发现更爱或真正爱的人。
13.已经有生物学证据表明,对于人类而言,长期的一夫一妻制实在是太难坚持了,虽然不是不可能。
14.几乎每个人都承认曾经幻想过与不是自己配偶的人发生关系。
15.到底是先有不忠还是先有妒忌?犹如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妒忌和不忠就是一根绳子上的两个蚱蜢.

Friday, July 24, 2009

7 岁老大雷人语录(1)

一转眼,孩子他妈和俺都快奔40了。来美国6年,其中一个让孩子他妈快慰的就是生了这个老二。这个过去的岁月在有了两个孩子的妈妈身上当然要留下点什么。前几天孩子他妈还说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只有100-110磅左右。如今6年过去,已经超过140磅了。我笑她,她就生气地说,还不是为我们钱家生仔生的。老大出来后,就长了20磅。我继续笑,说这个我不敢邀功。主要是外公外婆给你月子做得好。

昨晚,孩子他妈洗完澡就照镜子,看着日益隆起的肚腩,不面浮想联翩,一边想一边吸气,收腹。然后,对着傍边观察的儿子说: 你看,妈妈的肚子要是这么小就好了。儿子看着镜子里的妈妈,悠悠地说了句: 那要是这样子的话,你上面的波波就要太大了呀!@@##¥¥妈妈当场就笑得把肚子放回了原处,然后跟儿子解释说,这个多余的肉终该有个去处啥。

今天我听了,就笑着跟领导说: 你应该回答说上面波波大了,爸爸就喜欢了。

Monday, June 29, 2009

有些伤感,为了MJ(zt)

再转一个牛博博主的纪念文章。在后面有个读者留言说的好:一个不能接受MJ来开演唱会的国家,是可耻的。 我的问题却是,如果这也要被算是无耻,那我们无耻的地方岂不是太多了:-(.






有些伤感,为了MJ


当年所里为了帮小老冰们提高英语,请了个外教来教小老冰们英语。小老冰们的英语是从“Long live Chairmen MaoLong live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开始学的,政治词汇特别多。还赶巧了,来的这位老师是当年冒死翻越柏林墙投奔自由的强人,你要是听说“强人”就想像成彪形大汉那就错了,刘老师翻越柏林墙时只是一个16岁的mm。嗯?怎么叫“刘老师”?哦,嫁的是一位中华子民,也算咱中华媳妇。

这个老师棒,和这帮特别爱好政治的中国人特有共同语言,成天吵吵嚷嚷特别热闹。

但就算老师是最优秀的条顿人,也记不了李登辉李光耀李明博李什么鸟这些中国名字,于是帮这帮学生一人起了个鬼畜名字。小老冰的是“约翰·威廉姆斯”。

这个“约翰·威廉姆斯”是哪路神仙,小老冰根本不知道,刘老师说是一个“著名的音乐指挥”,小老冰“哦”了一声。

过些时候小老冰就知道这位是何方神圣了。

洛杉矶奥运会,那是中国第一次实况转播奥运会,小老冰张着嘴,呆呆地看着画面,直到在画面的字幕上看到John Williams才愤愤地拍案而起,对着边上同样在张嘴发呆的死党嚷上了“日他舅,(那时候不兴‘靠’,时兴的是‘日他舅’)看看是谁在指挥奥运会?成天那么牛的你,上哪儿啦?”

死党的名字是:Michael Jackson

看到手机屏幕上漂移着的新闻,老冰最先想起来的是这件事。

那时候迈克尔·杰克逊在中国都已经是如日中天了,死党因为有了一个这么好的名字,顿时人气少了很多,理由很简单,嫉妒。但在美国歌手中老冰最无所谓的还是那时多跟着台湾人称之为米高积逊的这位。理由很简单,老冰认为这位没有idenntity,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既不是大人,也不是小人,既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他是什么人?

他是Michael Jackson他就是Michael Jackson。不管他是什么人,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不管你注不注意他,你总知道,他存在着。现在你还是知道,他走了。

他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对中国来说更是如此。中国打开国门的同时,米高积逊成为顶级天皇巨星,米高积逊是第一位所有曲子都在中国同时走红的巨星。而猫王是在死了多少年以后才被中国人听说的。

MJ走了,一个时代走了,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

Michael Jackson,我们不会忘记你,我们也无法忘记你,愿你在天国永宁。

顺便说一句,老冰最喜欢的美国歌手是Lionel Richie,听过《Say yousay me》以后再不被他征服的可能不多。前天(星期三)的ABC还在说Lionel Richie,怎么今天米高积逊就走了?天道无常啊。

老冰最不喜欢的美国歌手是Bruce Springsteen。理由也很古怪,同寝室,同教研室的哥们是一个狂热的变态的斯普林斯汀的粉丝,寝室和教研室的所有空间都被那变态糊上了斯普林斯汀,弄得老冰总有一种正在被Springsteen偷窥的感觉。

贴上一张世纪名曲,里面老冰喜欢的,不喜欢的,不知道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全在里面,第一个出来的就是Lionel Richie可能知道Bruce Springsteen的人比较少,215456的时候出现的就是他。

你认识这里面的几个?

98
老罗英语培训暑假住宿班
上一篇: 【那些雷人们】之一“我受中国秘密警察的保护”(完) 下一篇: 想起了另外几首charity歌

评论(6) 按反序排列
江苏人在上海 [64.182.119.*] @ 2009-6-26 22:46:08
没看见视频,估计贴的是《天下一家》。
这么多年后,
基本全认识了,
就那个长的象陈佩斯的家伙至今不认识。

楼主不要伤感。
我今天只觉得,
一个不能接受MJ来开演唱会的国家,
是可耻的。

江苏人在上海 [64.182.119.*] @ 2009-6-27 2:51:52
再推荐楼主重温一下当时录制于《天下一家》之前的英国群星的《do they know it's chrismas》。很喜欢这首歌以及参与歌手们那浓浓的英国味道。

icy_rainy_day [122.19.226.*] @ 2009-6-27 6:23:35
这段有歌词所有的歌手名字,认识这些人,也不年轻了。

kraft821 [60.242.194.*] @ 2009-6-27 9:13:22
听老麦的Heal the world去 T_T

帝之晓 [65.49.14.*] @ 2009-6-27 10:57:23
我只奇怪为什么有日他舅这种骂人的话,日他妈 日他爸 日他爷 日他奶奶 都很好理解 日他舅就不太好理解了~~~

林松 [58.169.132.*] @ 2009-6-28 17:16:21
提到Mj,没有种族之分,没有肤色之分,没有战争,永远只有,人。

Friday, June 26, 2009

一代天骄的陨落 KING OF POP

昨晚,孩子他妈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迈克尔 杰克逊逝世了。她说是从广播里听到的,正在播他的歌曲。孩子他妈知道我是迈克尔的粉丝。想当年,几乎买了他的每一个专辑,看了他所有成名的MTV。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听歌方面的偶像,毫无疑问,迈克尔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位。还记得那时跟孩子他妈谈爱时,听到迈克尔在台湾开演唱会,我就说,什么时候他到中国大陆来开,我倾家荡产也要去看。可惜迈克尔从来未能到中国大陆来过。我也就从来没有机会看过一场现场演唱会。

想着总该写点什么纪念一下。感谢他陪我们度过这不再过往的年轻时代。今天上了牛博一看,宋石男敢情也是个粉丝,早就把纪念文章贴出来了。我就用转贴来表示谢意和敬意算了。



http://www.michaeljackson.com/

这个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网站,就只有一个页面,上写“流行歌曲之王”。然后是SONY公司对他的逝世发布的评论。




他一定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山寨版的舞者,他的舞蹈也一定被上帝与撒旦联手亲吻过。

他于今晨逝世,带来全世界多家网站瘫痪,也让我的内心为之小小瘫痪一瞬。他曾经是我们一代人的青春期偶像,他的MV录像带——后来是碟子、LD镭射,也永远百看不厌。

作为一个普通的非专业的迈克尔·杰克逊爱好者,要去回顾他的复杂一生或总结其事业成就,无疑是2B的。在这里,我只想发出几句感慨。

第一段感慨来自他的前任经纪人迈克尔·莱文,如出我心。迈克尔·莱文说:“多年来,迈克尔的生活十分艰难,他一直在自我毁灭。他的才华无可非议;他给世界规范、准则带来的不安也同样无可非议。而一个人完全无法承受这样的长期高压。”为此段话作注脚的是,许多人都认为杰克逊做无数整形手术包括“皮肤漂白”,是为了掩盖他非洲裔美国人的血统,但是法医鉴定,他只是使用了很多化妆品来掩盖身上由白癜风所致的病斑而已。

第二段感慨来自亨利·米勒为兰波写的传记,就像是为杰克逊而写,”他有另一种准则,另一种行为原则,另一种世界观。他是带着古代贵族血统的原始人。他在每一方面都超凡不群,好的一面总能掩盖坏的一面。他就是那个不同凡响的存在,那位奇才,生于人之血肉却为豺狼所吸。“
我还想为此段话画蛇添足——没有人是传奇,如果杰克逊拒绝接受这个词语。他的成功或失败我们都未能真正了解,为了打破谜团必须修改理解法则。

我 们在此悼念你,为了青春时期我和朋友因你的每一个神奇舞姿而激动,为了那些日子里我们不断笨拙地试图模仿你然后不断接受失败,为了你的死讯在这一刻给我们 心里带来的震惊与酸楚,我们在此悼念你。天堂对你来说也许不屑一顾,所以用不着肉麻地祝福你在天堂里犹能锐意起舞。惟一的祝语是最常用的一路走好,愿你走 向你所愿意走向的任何一个地方,即使那里充满硫磺、火焰、无翅天使或者血拇怪兽,愿你一路走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谨以此文悼念迈克尔·杰克逊。

© 转载注明出处 否则剥你光猪
223
上一篇: 嫣然一笑,等你来操 下一篇: 致侮辱逝者的2B

评论(12) 按反序排列
alan huang [216.100.142.*] @ 2009-6-26 10:59:46
缅怀一下迈克尔·杰克逊和他心爱的草泥马。
http://blog.hnjhj.com/media/blogs/alan/michael.jpg

易邦牛人 [66.207.162.*] @ 2009-6-26 11:42:04
你小子写得不错

8384 [65.49.2.*] @ 2009-6-26 11:54:00
一路走好

KingNing [65.49.2.*] @ 2009-6-26 11:57:56
不知所措

欧克 [64.182.119.*] @ 2009-6-26 12:27:46
虽然我很喜欢MJ,但不喜欢楼主这篇文章的腔调。

YangCC [69.109.240.*] @ 2009-6-26 12:53:52
我听到新闻也很震惊,没想到他这么快就陨落了。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是我与西方流行音乐的第一次接触。80年代中期,第一次看到他的“犯罪高手”的音乐录 影, 被彻底震慑。 他所出的专辑,除了最后一张”天下无敌“以外,其他的全部是经典。 杰克逊重新定义了80年代的流行乐, 开创了音乐录影MTV的一个新时代。 在他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在5-10分钟之内将音乐、舞蹈、故事、动作、特技等等结合得如此之完美, 在他之后更是无人能及。 他的一生充满争议,但他的音乐触动了全世界整整一代人的灵魂。希望他得到真正的安息。

YangCC [69.109.240.*] @ 2009-6-26 12:55:1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x30DYwQlHU

以次缅怀一颗坠落的巨星。

weiming [64.182.119.*] @ 2009-6-26 12:57:33
作为一个普通的非专业的迈克尔·杰克逊爱好者
====================================
你充其量就是一个装逼爱好者

孤独的圣诞节 [69.171.136.*] @ 2009-6-26 12:58:18
我太喜欢他了!

永远的KING OF POP,

永远也不可能有另外一个人到达他的位置了。

死了也好,最起码少了很多无端的指责和恶意的诽谤。

愿他进入天堂,获得永远的快乐。


奶奶养了头熊 [65.49.2.*] @ 2009-6-26 14:49:34
生的伟大,死的够本。

最后一支舞 [188.98.215.*] @ 2009-6-26 16:53:27
這個物質世界不會有真正的Never Land。 走好,Michael!

丑丑 [87.88.6.*] @ 2009-6-26 19:34:22
Michael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的
一个唱歌的人被普通人崇拜,我们称他为歌星
可是他不仅被普通人,还被众多歌星崇拜
那句商业用语怎么说来着——他已经做到了行业标准
他就是这一行的神

Wednesday, May 27, 2009

一个漂亮男人的happy ending

美国偶像第8季结束了。越狱第四季也结束了。24小时第7季也也结束了。还剩绝望的家庭主妇这一季的最后两集还没看。这四部是来美快6年,坚持每季都看完的美剧。其中,随着主人公迈克的去世,越狱不仅仅是第四季的结束,而是整个剧目的终结。今天偶尔上网一搜索,呵呵,感情国内还有不少越狱的粉丝。这里zt一篇粉丝的总结性发言,感觉是写得比较好的。从中,才知道原来越狱还有一个电影版的大结局。真是太无聊。老美真是会搞。搞得我们又对这个电影版屁颠屁颠地期盼了。

更正一下,越狱第四季22集迈克去世了,我就以为本季结束了。岂料最后还有个23,24合集的大结局,上周5才播出的。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电影版了?

昨天看完了,原来迈克不是因为脑瘤,而是为了老婆和小孩牺牲了自己。这种新世纪的好好男人也太太少了吧。

补一句,记得刚开始看越狱第一集的时候,由衷地感慨,这主人公迈克也长得太漂亮了。虽然这四年来,看着他慢慢地发福起来。觉得一个男人漂亮的感慨还发生在当我看到我现在的老板,和每当我看着自己家里的大公子时:-).

----------------------

http://ent.QQ.com  2009年05月27日07:19   腾讯娱乐 小托  我要评论(557)
第 1 2 3 4 5

[导 语] 《越狱》特别篇《The Final Break》(《最后一越》)北京时间5月25日在以色列举行世界首映,这部两小时的特别篇揭晓迈克的死因——莎拉因杀人罪被政府判处25年徒刑关到一处 女子监狱中,迈克为救她做出了过激行动。至此,历时四年的《越狱》正式落下帷幕……[评论]

2005年,FOX的冷门剧作《越狱》忽如一夜火遍全球;

2006年,逃出生天的囚犯们趁势加油,继续全美挣扎;

2007年,曾经风光一时的《越狱》在批评声和罢工潮中进入鸡肋时间。

2008年,《越狱》第四季经历生死未卜终于决定开拍,并终成最终季。

2009年,在micheal scofiled的墓前,我们和《越狱》说再见。

独家专稿:《越狱》,谢谢你 再见!

《越狱》特别篇宣传海报

在这4年里,《越狱》是全世界的惊艳一刻,也一瞬间成为了巨大的偶像输出场,它用热烈狠辣的风格开篇,聚焦了无数人的关注目光,又迅速的每况愈下,在苟延残喘中狗尾续貂,在鸡肋评论声中持续纠结,最终用一个略显仓促的平淡结尾颓然收场

虽然并不精彩也难称经典,甚至它的结束令人多少有点如释重负,但作为一部在国内最有群众基础的美剧,它对中国美剧迷群体的意义依然可谓里程碑式的。

05年之前的中国,虽已有70年代的《神探亨特》,80年代的《成长烦恼》,和90年代《老友记》的流通,但美剧之势只能算得上只言片语和单打独斗,美剧迷只是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大学校园中的个体。

而 05年出生的《越狱》则借助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背景,令美剧正式开始了寄生于网络的流通史,并见证其成为了全民性的草根娱乐活动。它的人气爆棚一方面带 动起了诸多美剧的网络流通,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讨论热潮,繁衍了粉丝效应下的翻译组的产生,而它波长绵绵的症候群和影响力催生了更多美剧群涌之势,因而 也见证了美剧在中国由小众符号成为了强势文化,并拥有自身商业价值的过程。

或许,国 人没有机会跟随物理时间去见证老剧如90年代初开播的《老友记》《急诊室故事》等的开头结尾,也尚无法共享一些21世纪后开播,但如今未能完结的新时代剧 集如《迷失》《绝望主妇》等的全过程,因而,《越狱》基本成为了第一部拥有超高知名度的“生活伴随式”电视剧,也是拥有无数见证人的完结剧集。

在 这四年里,michael出入监狱数回,sara死了又活,lincon有了新女友,《越狱》从好评如潮到尴尬无奈;在这四年里,米勒来华数次,T- BAG也登上了大银幕;在这四年里,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看美剧,各类美剧分门别类的进入国内,美国与中国在美剧方面的时差几乎只有10个小时,诸多美剧论 坛和博客拔地而起;在这四年里,有些人跟着《越狱》度过了自己的大学四年,有些人经历了结婚生子,有些人换了工作或者升了职。在它正式结束的时候,剧情如 何早已经不是重点,而是那种与己息息相关的空间人生嘎然而止的感慨,让终须一别却难以言表的惆怅而来。

到底是我们见证了它的盛世兴衰,还是它见证了我们的悲喜人生,它的最初和最后,起点和元年在某些剧迷心中成为了自我人生的纪念日。而它开启的美剧时代依然属于我们今后的人生漫漫,在回过头重新在纹身,纸鹤,大牢和无数险象环生中快速过带之后,我们和越狱正式道别。

结局篇大揭秘:

Sunday, May 17, 2009

湘湘学会了自行车

这个并不奇怪。总有一天他会学会的。我曾经如此安慰自己。因为我自己是一直到初二或初三的时候才学会了骑自行车。那时,主要是实在忍不下去了。班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自行车了。尤其是其中几个要好的,特别是要好的女同学都会的。天天看着他们骑,那心底的难受。只好逼得自己学会了。在学会骑车后,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我还不会趟车。

奇怪的是,他竟然只花了2个小时就会骑车了。没有哭也没有闹。

过去一段时期内,每天送湘湘上学的路上,看到有湘湘的同学骑自行车上学,我就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该吧这个事情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是时候教湘湘学自行车了。考虑到湘湘一贯对新东西是拒绝的态度。很是担心万一他不愿意甚至闹情绪该怎么办。孩子他妈到是不着急,说顺其自然。我却想着,可不这自然下去,万一也到了初中才学会。或许到时都会开大车了,还不会骑小车。想着就觉得这责任在我。可不能随便放任。

一直到上周末星期六,没事干,在家陪儿子。就试探着让他去学车子。并保证,我会一直在后面保护他,不让他摔倒。他也就答应了。拿出了早在二年前5岁就买了,然后一直躺在车库里的小车。

着实没想到的是不到10分钟时间,他竟然已经初步掌握了骑车的基本要诀。我只需要在他刚起步的时候扶着送一把就可以了。差不多,骑了不到1个小时,就已然初具样子。除了还不太会拐弯以外。原来所担心他会哭哭啼啼的场景根本没出现。这是大大的意外和惊喜。果然是儿子比老子厉害多了。

第二天,又花了不到一个小时,他自己就练习了一下。学会了拐弯。我就正式宣布:湘湘,你已经学会骑自行车了。下个星期,可以给你买新车了。他自己也是很兴奋,在接下的一周,更是每天吃完饭都要出去骑个15分钟。

这个周末,就实现了诺言。给他买了16寸的小车。带刹车。还不得不买了头盔。


每天出来练车,妹妹也很高兴,跟着出来凑热闹。



再来段视频。

Friday, May 15, 2009

吾家有儿初长成 (1)

大概两个星期前,周末外面下雨无处可去,陪儿子在家,无聊,就试图探听他的小秘密,我就问他:跟我说说过,你们班上你最喜欢的女孩子是谁呀?他就笑了,一脸的坏笑说:我不告诉你。我一听来劲了,不是不知道,是不告诉我。看样子是有答案的。我就继续问:没关系的。要是你告诉了我,我也告诉你。他还是摇摇头。无论我如何劝诱。

今天,孩子他妈也是带着一脸的笑意给我看张纸。纸上是湘湘画的漫画。最近一段日子,他迷上了画漫画。喜欢自己用漫画写个故事。这次的画得跟以前一样,画本身当然不怎样,没经过专业训练嘛。关键是这次的文本就有点特色了。虽然这sexey没有拼正确。但起码说明我们家公子开始有这概念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孩子他妈和我就开始轮流诱导,试图进一步打听他的小秘密了。

我们:这个,湘湘呀,你是如何知道这个sexy单词的呀?
儿子有点不好意思:没有呀,就是知道呀。
我们:我的意思是最早你是从哪里听来的?是从哪个小朋友那里么?
儿子:TONY说过。xxx(不记得小朋友的名字了)也说过。
我们:哦,那倒很好玩的。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晓得的呢。
我们:那,你说妈妈是不是sexy?
儿子:是的,对爸爸而言。
孩子他妈和我相视一笑:敢情他还真懂其中的意思了呢。
我们:那,Mrs.Asbell sexy么?(是他们班上的老师)
儿子:不。不过,他的husband会这么认为。
我们都笑了。看样子他是真的有点领会这个单词的意思了呢。
我们:那你们班上哪个girl你觉得最sexy呢?
儿子还是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不知道。
儿子:不过,可以给你们点线索。
儿子:TONY,Jashua和xxx(另外三个小朋友的名字),还有我,都喜欢她。
我们眼睛都伦圆了,耳朵竖得老高: 这个女孩子是你们班上的么?
儿子:是的.
孩子他妈: 是不是Irlin?
儿子笑着直摇头.
孩子他妈: 那,是那个双胞胎的一个?
儿子这时已经极度不好意思,脸上都要哭了,害羞的把脸都给遮起来了.一边还点头.我马上实现我当初的诺言,跟他说: 不要紧的,这个像爸爸.想不想知道,爸爸当初喜欢的女孩是谁呀......(此处省略3000字).反正儿子也不感兴趣,就听我讲到我是小学二年级开始知道喜欢班上女同学的.他就已经心情转过来.然后还继续趴着我的肩头,跟我讲了另一个小秘密.可惜,声音太轻,没听太轻. 结果惹得孩子他妈不高兴,批评我不懂装懂,没听清应该让儿子讲清楚么.一副很遗憾的腔调.

后来儿子问孩子他妈小时候喜欢的男孩是谁. 孩子他妈蛮照顾我的,为了不打击我,就故意说不知道,好像没有.其实,我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局部放大1



局部放大2


局部放大3

Friday, April 17, 2009

为谁朗读

一直到最后Hanna自杀的时候,我才看明白这个片子。也就明白了在法庭上,当公诉人要她写字来认笔迹,为什么她却说不需要;也就明白了为什么Berg对他的导师说他知道的细节将改变庭审结果;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后来镜头会出现她两次签名的过程;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她从一直听人为她朗读到她自己读书了。也就明白为什么她会得奥斯卡奖了。也就直到这个时候,终于为这部片子而流泪了。然后就想K这个导演,k这本书的作者。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该片应该比那部印度片更有资格拿最佳影片。


The Reader (2008)


Thursday, April 9, 2009

孩子他妈还在哭

呵呵,昨天是阿公阿婆走的第一天。全家人都在花时间来来适应。当晚湘湘有棒球比赛。我们把妹陀接了就一起看湘湘打球。风很大,随着太阳下山,温度也越来越低。孩子他妈就说带妹陀也回去了,顺便还可以烧饭菜。等到湘湘打完球,回家的路上,就接到孩子他妈的电话,说后悔了不应该一个人先回来的。说完就开始哭了起来。所谓睹物思人,呵呵,孩子他妈还没有适应家里没有阿公阿婆的日子。一直到吃饭的时候,她的眼睛都还是红肿的。我笑着问,是不是后悔了,不应该到美国来,应该会老家陪父母?她却是只有一个反问句:你说呢?难道你不想回去看看,不想回去看看父母?

hehe, 相比较以来,她比我孝顺多了。

私底下一直以为,她应该是那种喜欢跟自己家里人(特指父母)呆在一起的女人。却又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要跑到美国来受苦。

当然,她曾经的回答是为了我。

在这点上,她显得特没劲。对话也就无从继续下去了。

好消息是,阿公阿婆已经顺利到达上海了。真不简单,这老两口子。

Wednesday, April 8, 2009

一次圆满地成功地和谐地聚会

当外公外婆坐上了车子,我打开车库门,准备打车之际,一回头就看见孩子他妈终于忍不住的泪水,那个叫娟娟狂流呀。。。。不太清楚外公外婆有没有看见,因为我看到的时候,孩子他妈正在做着转头的动作,同时用胳膊挡在了脸上。后来我问孩子他妈,为什么没跟外公外婆来个Hug。她说,要是那么做的话,那泪水就不是娟娟狂流了,而是如滔滔江水了。她自己还承认,是哭着回头楼上房间的,在床上还哭了很久。看着两个熟睡的仔仔,还自以为是的幻想怎么儿子也不醒过来安慰安慰老妈呢。其时,差不多凌晨3:30.

送外公外婆进飞机场还蛮顺利。好玩的是当联航的工作人员把他们的四件托运行李送进传送带时,外婆那恋恋不舍的眼神一直盯着行李看,嘴巴里还念念有词:就这样呀,我们不要再检查检查么?好像那个行李一旦进去就出不来了样:-)。想想也是,我们也搞不清,他们是如何把四个箱子都塞满的,照理好像东西也不算多呀。最佩服的就是,昨晚在把行李箱搬上车的过程中,我拿了其中两件称了下,怕超重。结果竟然两个都是50磅,误差在0.5磅以内。当时就对外公这神奇的功力不由自主地敬佩以来。这老姜不是辣得一点两点呀。难怪,最后外公表示这个之所以不把我们给孩子他妈的姐姐和弟媳妇买的两个包包带回去的原因就是箱子没有空间和余地了。呵呵,为此,我还跟他们狂吵了一番。自然我们是知道,他们不过是想替我们省钱而已。只是这其中的道理怪怪地而已。可惜了两个漂亮包包没机会到铜陵玩一趟了。

我的感伤是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很是悲壮,一想到从此在没有现成的饭吃了。一想到从此每天都要回家自己做饭菜了。一想到从此,孩子他妈和两个仔仔又要重新开始忍受我做的饭菜了。不,应该是老大重新开始。而老二则是刚刚开始。不过,我还是看好老二,估计不论我做什么,吃得最欢的应该就是她了。

回顾过去的一年多来,真是多亏了老人家,这老二茁壮成长。老人家也把我们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莫过于这有机蔬菜了。恨自己不学无术,学什么不好,偏偏读了个无用的博士,否则跟着外公搞个种菜学位,家里的伙食不就大大改善了么。

总的来说,过去的一年多跟外公外婆生活的日子是以和谐为主的成功的,圆满的家庭聚会。祝老人家一路顺利。

另: 孩子他妈今天还讲,早上,湘湘醒过来,上完厕所,隔了好久,才哭着回到房间,喊着阿公阿婆真的走了。我不要他们走。。。。。他把楼上楼下看了遍,才相信这是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