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6, 2009

养子防老--吵架的导火线


呵呵, 看完这篇文章,第一个想到的事情就是如果让外公外婆看了会怎么想,毫无疑问,大家会吵得不亦乐乎.尤其是我们的外婆.

虽然我也觉得这个作者用"不道德"过于严重了点,但整篇文章的立意我还是认可的.这也是事实上孩子他妈正试图在做的.就这个话题,孩子他妈与她父母就已经有过若干次争论了.

老人家也不奇怪. 在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养子防老不正是俺祖国5000年的文化的精髓之一么.

即便是俺自己,也担心家里这老大以后还要不要我们呢. 还记得有此问他, 等我们年纪大了, 能不能买个房子给我们,他的第一回答是:你们不是有自己的房子住么?

还有一次,因为我们试图管束他,不能无限制地想要什么就要买什么.他也来火了,对着我们嚷道:以后,等你们老的,我也只给你们买所需 (what you need), 而不是所要 (what you want). 看看,古人云,从小看看,到大一半. 估计,要靠这小子给我们养老,怕是没指望的罗.

正好,昨晚,外公也是开玩笑地说了句: 我还没问你们要18年的抚养费呢.我听了,就对外公说,回头介绍篇文章给你,看完了,谈谈你的想法.

看看这种文章后面读者的评论,也蛮有兴趣的.

-------------------

给女儿的信:“养子防老”的不道德


  “养子防老”的不道德

  给女儿的信

  陈志武

  2008年6月1日,刊登于《FT睿》中文杂志2008年7月号

  陈晓、陈笛:

  今年 你们分别是15、13岁了,过几年就要离开我和你妈妈,去上大学、独立生活。今天,你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文化观、人生观,这些观念最后将影响 你们整个人生的经历、幸福、价值 ….. 我知道,今天用中文写信,你们不一定看得懂,但写下来,等你们的中文更好些后,或许还可再看。在此之际,我还是想跟你们交流一些我和你妈妈的想法、愿望。

  首 先,我要说,你们一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后你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我们当然会希望你们总在身边,所有的爱自己子女的父 母都会这样想,只是,你们不要管我们的愿望如何,只要你们自己一辈子幸福,我们就开心。一般的中国父母都会跟小孩强调“孝顺”、也指望着小孩长大后抚养他 们,所谓“养子防老”。许多父母,或说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你们千万不要有这种包袱,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这样想。

  说实 在的,我和妈妈已经买好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甚至也买好长期护理保险,这种保险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老了不能动、需要他人长期护理,那么,保险公司 可以支付这种护理费用。等我们老了,我们要么雇人照顾,要么就去养老院。总之,我们会在经济上做好各种安排,等年长后不用你们“孝敬”回报,不会让我们成 为你们经济上的任何负担。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担心你们不“孝顺”,而是我们太爱你们,太在乎我们会成为你们的负担,我们真的不愿成为你们未来职业追求、 生活追求的负担,你们的幸福是我们唯一的指望,这包括尊重你们长大后选择职业、选择男友的自由。

  这是 什么意思呢?设想一下,假如我和妈妈没有自己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而是将来完全靠你们养老的话,我们今天会让你们随便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男朋友吗?不会 的!因为那样的话,你们未来的收入、未来的丈夫不只是决定你们未来的生活,也包括决定我们年老时的生活收入,你们未来收入的一份是我们的,也就是说,你们 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的产权,你们就是我们对未来养老、医疗的投资,那样的话,我们能让你们选择学那些没有收入的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吗? 能让你们去找那些没有出息、未来不会赚钱的男生做男朋友并进一步为丈夫吗?那样的话,不管你们多爱某个男孩,只要他未来的收入不会高、看起来也不会孝顺, 怎么样也不行,我们不能让我们的退休养老变成个大问号的!

  所以,不只是我们已想法买好养老金、保险等,而且,等你们长大成家后,也应该为自己买好养老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之后,也希望你们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做,要一代一代自己在经济财力上独立、自立,维护自己的尊严!

  为什 么非得通过金融产品实现自己一辈子的经济自立、不能通过“养子防老”呢?为什么不能强迫子女“孝顺”、回报父母呢?说白了,我不想看到你们把生子养女看成 是一种利益需要、把子女当成养老避险的工具,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应该超越利益诉求!我想说的是,在自己选择怀孕、生孩子之前,你必须问自己:是不是因为热 爱小孩、热爱生命、热爱人之情才要怀子育女?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一定喜欢子女,但出于养老需要而生孩子,那么,你真的对不起还没出生的子女,因为在他们还没 出生之前,就被你赋予了终生的包袱,没出生前你的孩子就无选择地担当了众多责任,这样做对后代是天生的不公平!因此,因“养子防老”而生子的行为是一种不 道德的自私!—— 当然,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的传统社会里,为了生存,“养子防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是,到了金融市场已很发达的今天,还要靠“养子防老”,那就过于自 私、过于对子女不公平了。

  是不 是说,小孩长大后不应该照顾父母、关照看望父母呢?不是。那就要看后代自己的选择了,他们对父母的爱护、甚至抚养可以是自己自由的选择,但不应该是一种无 选择权的责任义务。中国儒家强调的“孝顺”是一种强加的义务,这种义务淹没子女的自由选择权。这种强制是因父母自私的利益驱动而至。

  当 然,我要强调,如果你们是出于爱小孩、出于对人情的热衷,那么,在有了小孩之后,你们就必须为这种爱的选择付出代价,也就是说,你们必须对养育小孩、供他 们上学有完全的责任,你们有义务把他们养大成人,让他们长大之后成为他们自己的人,享有不属于你们的独立人格,更不是你们的产权,他们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人。之所以我们要强调这些,是因为如果你们不想承担这种责任义务,你们完全可以选择不生小孩,并同时利用金融市场安排好自己的未来养老等。这种选择权和责 任的匹配,对你们公平,对没出生的小孩也公平。

  我很 高兴地说,我和妈妈对你们没有压力,平时要你们好好学习、要进取向上,不是因为我们有所求,而是完全从你们自己今后的幸福着想,因为我们爱你们,你们生活 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说实在话,我们今后不需要你们的任何经济支持,也不会拿你们未来的成功在朋友面前炫耀。你们的专业选择、职业追求、生活道路,我 们会尽我们的判断给你们参谋,但是,这些参谋判断完全是基于对你们的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基于我们的利益,因为我们对你们只有爱护,没有我们自己的利益诉 求。

  希望你们今后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要通过养子来防老,而是给孩子以自由,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你们的爸爸。

  2008年6月1日于耶鲁大学。



评论 (71) 按反序排列


江川 [211.144.215.*] @ 2009-1-4 9:57:44
道德是城里人的奢侈品。俺是乡下人,没资格道德。
反对 14


66 支持

无上荣光 [123.235.211.*] @ 2009-1-4 10:13:12
顶这篇。感动到心痛。俺要向陈老师学习。
反对 7


37 支持

无上荣光 [123.235.211.*] @ 2009-1-4 10:15:08
楼上的,你有资格成为城里人。只要你努力。
反对 27


11 支持

楚言 [61.147.254.*] @ 2009-1-4 10:20:57
我以前很担心养老的问题,因为这个社会太腐败太不平太没保障。现在想通了,等到病无所依、老无所养的时候,我的生存权才是第一道德,那时候我将义无反顾地 去犯罪,以求到监狱里养老和治病。如果监狱对犯人统统实行非人道饿杀的话,那么我将死而无怨,因为这是社会制度造成的。社会主义好,监狱里养老。
反对 3


104 支持

任西西 [116.23.136.*] @ 2009-1-4 10:26:33
很不同意楼主的观点。

你有这么多保险,保障,这么多基金。所以你可以说如果你养子防老,那是你的不道德。这事别别人没关系。我已经二十六岁了,快结婚了。我的想法一定要养我父母,而不是给他们一个不道德的罪名。

如果养子防老不道德,那也不是老人的不道德。我想你知道是谁的不道德。
反对 95


54 支持

kangbazi [116.232.70.*] @ 2009-1-4 10:46:20
罚楼上的重读信件100遍
反对 9


73 支持

压抑但不扭曲 [123.116.109.*] @ 2009-1-4 10:46:43
孝顺是好的,体现了人的情感,但是强迫人孝顺就无所谓好不好,道德不道德,这是伪善。
反对 2


42 支持

lansedexiaoyu [121.29.238.*] @ 2009-1-4 10:47:44
大气。
反对 3


11 支持

压抑但不扭曲 [123.116.109.*] @ 2009-1-4 10:53:23
在中国谈论道德是很危险的,因为道德很可能是歧视人的来源。
基 督教有一句话“背叛父亲才能追随上帝”。儒家区别人和动物以“孝”为根基。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这些东西都是相对的。那么有绝对的东西吗?有!就是信奉这 些不同“道德”的意志,它才是绝对的。为了某一种道德我可以宁死不屈,我可以为了一种价值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这才是绝对的。不论哪一种文化, 哪一种文化的人,都有这个共同点,这才是人和动物的区别。这才叫道德!!
反对 1


16 支持

压抑但不扭曲 [123.116.109.*] @ 2009-1-4 10:56:22
“道德是城里人的奢侈品”?“城里人”算个鸡巴毛,和外国比,既没人家有钱又没人家有自由有尊严,奢侈个屁!
反对 0


23 支持

天清地宁 [60.16.167.*] @ 2009-1-4 11:00:52
支持楼主的观点(观念)。在下还主张,人到老了,不可逆转的时候,应该有自己选择安乐死的权力,有尊严才算是真正地活着!
反对 3


31 支持

压抑但不扭曲 [123.116.109.*] @ 2009-1-4 11:02:05
康德讲自由能让听众落泪。在他的书发表后的那一年,法国革命爆发了。因为他感动了普通人,让他们知道自己有“自由意志”。这份自由意志只有宇宙方可与之相比。在它面前,什么权贵,“城里人”不值一提。
反对 2


14 支持

压抑但不扭曲 [123.116.109.*] @ 2009-1-4 11:03:17
当然对自由的追求和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老抽 [116.232.108.*] @ 2009-1-4 11:04:13
孝应是文化提倡的,不应该是制度规定的,劝人向善,不是强迫人向善,用制度规定个人必须养父母的老来尽孝,就是让个人来承担政府的养老责任,是政府的渎职
反对 0


45 支持

任西西 [116.23.136.*] @ 2009-1-4 11:08:07
又读了一遍。不好意思。刚才没看全。主要是题目太有刺激作用了。抱歉。
反对 1


16 支持

tolqj [121.23.123.*] @ 2009-1-4 11:08:16
问题1:你觉的,凭你深邃的眼睛,穿越历史的沧桑,穿越世事的迷茫,一定能帮助孩子判断什么对他有利,什么对他没有好处么?


问题2:这样的教育是否会导致孩子从小缺乏责任感?

问题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己有钱了,整点景,道德上拔高一下自己,让自己爽一把,无可厚非。但是,这么大张旗鼓的出来恶心人,是否是稍微有点过了?
反对 43


13 支持

恋厦郎 [219.136.206.*] @ 2009-1-4 11:14:08
这就是某党一直批判的“美国式价值观”。
不幸的是,在我看来,美式价值就是普世价值。
否则,哈耶克不会在扉页上写:献给正在美国发展的人类文明。
反对 5


41 支持

压抑但不扭曲 [123.116.109.*] @ 2009-1-4 11:23:12
应该让孩子有情感,而不是要有“所谓的”责任感。儒学的终极理想是有情感有道德的人(仁),很不是有道德的行为(礼)。

压抑但不扭曲 [123.116.109.*] @ 2009-1-4 11:25:15
美式价值不可能是普世价值。中国人有自己的情感和心理,不应该一味追求什么“美国价值”。否则就是削足适履。
但是真理就是真理,美国人先提出来了,中国人没有先提出来,就要学习。和“美国价值”无关。
反对 25


12 支持

njdl [58.213.185.*] @ 2009-1-4 11:30:43
教育的力量是终极的力量,她是改变一切的源泉。

No comments: